言情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言情阅读 > 瑜伽菩萨戒 > 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2页)

瑜伽是一个譬喻,也可以说是一个赞叹。瑜伽的意思就相应,这相应的意思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
  
  佛法对于生命的看法是因缘观,就是说你今天有什么果报,是因为你因地造了什么业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说你今天造五戒十善,这个业是随顺于人天的果报;你欢喜修习四谛十二因缘、修习空观,你这个业就是带引你趋向于偏空的涅槃;我们今天能够奉持菩萨的戒法,我们的内心就能够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引导我们趋向大般涅槃、趋向佛的万德庄严。
  
  所以这个相应是在赞叹我们奉行菩萨戒以后所产生的一个功德,就是有趋向大般涅槃的力量,所以叫做瑜伽。
  
  本就是依止的意思,就是我们修学菩萨戒法的一个依止处,叫做本,就是佛法是有根据、是有本之学,这叫本。这个地方是简单的把瑜伽菩萨戒本作一个说明。
  
  戒法,当然我们有世间的戒法跟出世间的戒法。世间的戒法就是五戒、八关斋戒。我们讲出世的戒法,大方向是两个戒法:一个是声闻戒,一个是菩萨戒。
  
  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差别:
  
  声闻戒又叫做护世讥嫌戒,菩萨戒叫做常住佛性戒,佛陀制这二个戒的目的、宗旨是不一样。声闻戒法的目的是要令正法久住,就是佛灭度以后,「佛法二宝赖僧弘传,僧之所系唯依戒住」,就是佛灭度以后,佛陀希望他的正法在世间流传,就必需有声闻众来住持这个正法。而声闻众的修学轨范必须要遵守声闻戒法,因为声闻戒当中有很多的事项是在保护一个出家众的威仪,使令居士「未生信者令生信,已生信者令倍增长」,靠着声闻人奉持美好的威仪,让居士生起恭敬之心,因为这个恭敬心,他能够修习佛法得到解脱,所以我们看声闻戒的制戒因缘,都是要等待因缘才制戒的。
  
  菩萨戒不同,菩萨戒法是佛性常住戒,它是约心地安立的,不是约外在的事相安立的,所以你看菩萨戒法是不必等待因缘,佛成道以后顿制菩萨戒,马上把菩萨戒法制定出来。也就是说,声闻戒是一种护世讥嫌戒,当然有它一定时间、空间的因缘,每一个时空不同,所以每一尊佛在制广教戒、略教戒的因缘就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一个众生的讥嫌因缘不同。
  
  但是菩萨戒是依止每一个有情众生一念的心性来制戒,这个现前一念心性是超越时空的障碍,所以不必等待因缘,就是在任何时空的有情众生,只要你奉持菩萨戒法,就能够引导你颠倒苦恼的心趋向光明安乐的境界,这样的因缘是超越任何时空的差别,所以叫做菩萨戒。这个地方与声闻戒有所差别,它不等待因缘而制戒,所以叫做佛性常住戒,也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的意思。好,接下来我们看第二段:
  
  甲二、别明戒法
  
  前面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菩萨戒的受体,受持菩萨戒所依止的戒体;跟他的随行,他所依体起用、或者说依体起护所产生的这些戒行;第三个是失舍,就是菩萨戒退失、弃舍的因缘:我们把它作一个说明。先看受体,我们是在什么因缘之下成就菩萨戒的戒体呢?这当中有二个因缘:第一个是成就菩萨种性,第二个是你真实发菩提心。我们先讲种性。
  
  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讲到我们众生有五种的种性:
  
  一、无性种性:
  
  有无的无,佛性的性,这种种性的众生,他内心对于善法特别好乐,对于五戒、十善的善法特别好乐,但是他没有出世的善根,你跟他讲空性的真理、佛性的真理,他不生好乐,他只希望能够修习善业,成就来生安乐的果报,如此他就满足了,这种种性我们判为无性种性,他欢喜修习善业。
  
  二、声闻种性:
  
  声闻种性的内心好乐四圣谛的法门,对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尤其对于苦谛的观察特别好乐,所以声闻人的观察偏重在苦谛,他一想到三界是苦,他对于这样的思考特别好乐,因为从苦谛当中刺激他要出离的心情,这种人他有这样的性格倾向,我们把他判做是声闻种性,欢喜观察四圣谛法。
  
  三、缘觉种性:
  
  缘觉种性的智慧比声闻种性更高,他不观察这些三界的苦果,他是观察十二因缘,就是生命的因缘是由无明缘行,乃至生老病死,所以根源在于你现前一念的无明、愚痴颠倒,认为在生命当中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叫做我爱执。所以缘觉人他愿意去回光返照他这一念心、这个我爱执的一个相貌,消灭我爱执而成就解脱。所以声闻、缘觉同样是以出离心,但是在声闻众是偏重观察苦谛,缘觉众是观察无明,这个地方有差别。
  
  四、菩萨种性:
  
  菩萨种性内心当中对于六波罗蜜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广修福德、广修智慧、自行化他的法门特别好乐,这个就是菩萨种性。
  
  五、不定种性:
  
  就是这个人不决定,他要是遇到小乘师父告诉他小乘法,他就学小乘法;遇到大乘法师为他演说大乘法门,他就欢喜大乘法门:这种人叫做不定种性,不决定的。
  
  我们今天要能够纳受菩萨的戒体,你必须在你的内心当中产生菩萨种性,就是你对于菩萨道的六度法门内心有好乐的心情,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后面进入戒文的时候,你就会清楚的看到佛陀在戒文当中,很多地方都在表明这个概念。
  
  就是说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刚开始是一个起点,你可能只是发了一个菩提心的愿望,你也可能什么事都不能做,你也没有办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六度的法门,是打从内心的好乐,这个是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你内心当中,你真实的是一个菩萨种性,你对这个法门有一种承当的力量,虽然你什么都还没开始做,但是你要有这样的种性,你才能够成就菩萨的戒体。
  
  第二个,你要真实发菩提心,就是你内心当中对于生命有二个希望:第一个希望是上求佛道,成就自利的功德;第二个希望是你愿意下化众生,成就利他的功德:悲智相应名菩提心。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纳受菩萨的戒体,你一定要成就一个菩萨的胸量、菩萨的种性,有这样的胸量以后,你还要真实的发起一种愿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你就能够成就菩萨的戒体,我们可以说你入了菩萨的阶位。
  
  有了戒体以后,我们开始要随行,就是根据我们菩萨的戒体,开始修学菩萨的戒行。菩萨的戒行有三种:第一个是摄律仪戒,第二个是摄善法戒,第三个是摄众生戒。
  
  一、摄律仪戒:
  
  主要是成就「断德」,断除我们身口意的过失、恶法。断德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第一要务。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阶段,有断恶、修善、度众生三件事情要做,但是你第一个要先强调断恶,你要先清净你这些污秽的身口意罪业,这是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这个房子要作种种的彩绘庄严之前,要先把这个房子打扫干净,不是先去彩绘、先去庄严,你要先净化自己。
  
  在断德方面,诸位都是久学声闻戒法(哈──),诸位会发觉声闻戒法在断德方面是偏重在治罚贪心。就是说佛陀的慈悲,对于声闻弟子于资具的要求,比如说你这个钵有几个、衣服有几件,生活的资具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什么呢?就是要你少欲知足。声闻戒法他的心情是一种出离,他一心一意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所以声闻戒法的心情是引导一个人在生命当中急速的解脱生死的系缚,而成就偏空的涅槃;而生死的流转当中最大的力量就是贪欲,障碍你解脱的就是贪。
  
  所以声闻戒法的断德,我们打开比丘戒、比丘尼戒,你会发觉: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戒法是在治贪心,三分之一以上!菩萨戒法当然也治贪,因为你也要自利利他,但是菩萨戒法更重的是治瞋心跟慢心,诸位到戒文你就会发觉:菩萨戒法对于一个菩萨、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你起瞋心、起慢心几乎是不能容忍的,治罚非常重,因为菩萨的目的是要广度众生。众生为什么愿意亲近我们呢?众生才不在乎你这个人的德行有多高、智慧有多高,就是你要对他释放善意;如果一个菩萨瞋心、慢心,让众生不敢亲近你,那他就没有得度的因缘,他在流转当中就没有解脱的因缘,那这就是菩萨的过失了,因为你的瞋心、慢心,使令他遇到三宝而不能够成就三宝的功德。
  
  所以我们到了菩萨戒你会知道,在摄律仪戒当中,佛陀对一个发菩提心、成就菩萨种性的菩萨,对于他瞋心跟慢心的治罚是非常严重的。这个是在摄律仪戒里面,我们在断除烦恼方面,偏重在对治瞋心跟慢心。
  
  二、摄善法戒:
  
  主要是成就「智德」。在戒法当中,摄善法戒广泛讲到六度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前面的摄律仪戒是共声闻戒的,后面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二种是不共声闻的。
  
  就是说在声闻戒你能够把自己的贪心调伏了以后,你是不是主动的去修学善法,佛陀在声闻戒里面不强迫你去接受善法;但是在菩萨戒,只要有善法的因缘现前,你有布施的因缘现前、有众生向你乞求,乃至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特别是智慧的因缘,有法师在说法,而你不到法师的地方去听法,这个菩萨是要治罪的。因为你今天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你的目的并不只是追求偏空涅槃,你要成就万德庄严的佛陀,你的志向是这样,所以在「摄善法戒」里面,佛陀要我们修学种种的善法,你不修学就是犯戒。
  
  三、「摄众生戒」:
  
  这个是成就「恩德」,就是要广度一切众生。在菩萨戒当中讲到摄众生戒有四摄法门,就是同事、爱语、布施、利行,就是说你不但是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你还要能对众生有悲悯心,在你的生命当中,曾经跟你接触过的众生,你或多或少都要给他在生命当中一些佛法、一些利益,使令众生因为你的关系而得到一些得度的因缘;假设你遇到众生因缘现前,你没有主动积极的教化众生,就是犯到摄众生戒。摄众生戒也有不同:声闻人教化众生是不主动积极的,他不创造因缘。就是你遇到了声闻人,你向他求法,他会为你讲说;但是你要是没有遇到他,他不会主动为你说法,他就是观空、无相、无作,观一切法无常、无我、无有少法可得,安住在寂静的空性当中,他感到一种解脱自在。但是他从禅定当中出来,众生向他请法,他会如实的宣说,但说法以后,他继续修他的空、无相、无作,以自利为主。但是菩萨不同,菩萨是「为诸众生不请友」,他会观察众生得度的因缘,主动的创造因缘,来建立佛法、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的大悲心。
  
  这个就是我们讲到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是成就「断德」,在佛的三身当中是成就佛的法身佛,佛的法身,因为断除一切身口意的过失,在果地上成就清净法身;「摄善法戒」是成就「智德」,因为我们能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所以招感佛的身是成就报身,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摄众生戒」是由于我们的「恩德」来度化一切众生,在果地上成就佛的应化身,应身佛:就是由这三聚净戒,而成就佛的三身。摄律仪戒是共声闻戒的,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是不共声闻戒的。
  
  好,我们再看第三失舍,就是讲到我们退失、或者是弃舍菩萨戒的二个因缘:第一个「以上品缠犯重戒」,第二个「退舍无上菩提心」。这个地方的四重戒不是声闻戒的杀盗淫妄四重戒法,而是本戒里面菩萨的增上戒,就是「自赞毁他、悭惜财法、瞋不受悔、谤乱正法」,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菩萨的四种增上戒,假设我们是以上品的烦恼、一种粗重的烦恼来违犯的话,你菩萨戒的戒体就失掉了。
  
  什么是上品烦恼呢?
  
  在《菩萨戒》当中讲到二个:
  
  第一、数数现行都无惭愧。第二、深生爱乐见是功德。
  
  这种因缘就退失了菩萨戒体。其它的我们下堂课再解释,先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