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7章 清河镇 (第1/2页)
当初,韩春明的前身在小清河插队的那段日子,如同一幅泛黄的老照片,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梦想,却在现实的磨砺中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复杂。在小清河这片土地上,除了少数几个天生狡猾、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物外,其余的知青无不对那位自私自利的主任心存反感。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与需求。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自然引起了众多知青的不满,甚至几度险些发生正面冲突,差点上演了流血事件。
韩春明对于这样的人,心中自然是充满了不屑与反感。他深知,像这样一门心思只为自己的人,迟早会垮台。因此,他根本不愿为这样的人耗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在与那位主任告别后,韩春明与蔡晓丽一同离开了镇政府。此时,已接近饭点,两人便决定前往镇粮站食堂就餐。
食堂里,简单而朴素的一碗土豆丝炒肉拌面,却足以让两人填饱肚子。那面条虽然谈不上多么美味,但那份淳朴与实在,却让人吃得心安理得。吃完饭后,再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汤,那种满足感,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那是一种从心底涌出的温暖与舒适,仿佛连日来的疲惫与劳累都被这股暖流冲刷得一干二净。
午餐过后,韩春明与蔡晓丽一同从小清河镇食堂走出来。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两人却有些无所事事。于是,他们索性决定直奔小清河知青点,去找那些曾经的朋友玩闹一番。毕竟,在小清河这里,他们曾经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情感。
想当年,小清河这里一共下来了两百多名知青。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相聚在这里。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像韩春明、程建军、蔡晓丽这些人算是幸运的,得到了返城的机会。然而,还有大部分人仍然留在了小清河,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与奋斗。
走在去往知青点的路上,韩春明看着依旧憋着气的蔡晓丽,心中不禁有些无奈。他调侃道:“你这是打算修炼闭口禅了吗?真打算不理我了?”然而,蔡晓丽只是瞥了他一眼,随后便扭过头去,独自继续往前走。看着蔡晓丽那倔强的背影,韩春明觉得自己仿佛碰了一鼻子灰。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想:既然如此,哥儿们我还就不奉陪了。
就这样,两人带着别扭的心情来到了小清河知青点。一踏入这里,他们便感受到了那种熟悉而又亲切的氛围。那些曾经一起奋斗、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的朋友们,如今依然在这里坚守着。他们热情地欢迎着韩春明的到来,仿佛他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有人给他端茶倒水,有人拿竹扇殷勤地给他扇风。那份热情与关怀,让韩春明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感受着这份来自朋友的温暖与关怀,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更有两个平时爱开玩笑的家伙,直接把韩春明抬起来放在石碾台上。他们当众上演了一场小跟班参见“公公”的搞笑戏码,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形象全无。
韩春明被这帮人苦中作乐、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深深影响。他陪着他们尽情地玩耍了好一阵子,才切入正题。他坐在石碾台上,摆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情绪高昂地说道:“兄弟这次过来,可是有公务在身呐。别说我忘了根本,你们也知道,我这工作刚刚稳定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动用手中的资源,为大家捞了个美差。虽然还不能马上把大家都送回城里,但是保证能让大伙儿接下来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听着韩春明的话,那些留守的知青们眼中都闪烁着期待与希望的光芒。他们知道,韩春明从来都不是一个空口说白话的人。他既然说出了这样的话,那就一定能够做到。于是,他们纷纷围坐在韩春明的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他接下来的安排与计划。
韩春明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豪情壮志。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与这些朋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奋斗。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听我说呀?”
这话一出口,现场的人群立马沸腾起来。他们齐声高呼:“想听!”那声音仿佛要穿透头顶的遮阳棚,直冲云霄。看着大家如此热情高涨的样子,韩春明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摆出了一个京剧里耍花枪的动作。他调侃道:“想听啊?那先把这些挑拨是非的小卡拉米给拖出去,赏给村东头那头大花牛当饲料。”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那笑声几乎要穿透头顶的遮阳棚,让整个知青点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